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,培养健康的生活心态,美术与设计学院、“心海导航”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于4月16日至23日期间,以“空间整理”为主题,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班主任田忻邀请执证整理师安青老师,在本班级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劳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活动。活动通过观影启发、实操演练与环境美化相结合的方式,帮助学生感悟整理的深层意义,践行“以劳育美,以美润心”的教育理念。
观影启思:在光影中领悟整理哲学
4月16日,学院组织学生在715教室观看影片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》。影片通过主人公的整理之旅,传递了“整理不是简单的物品归类,而是对自我生活的重新审视与规划”的理念。观影后,学生们围绕“整理与心灵成长”展开热烈讨论,分享感悟:“整理让我意识到,舍弃冗余才能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空间”、“凌乱的环境会让人焦虑,而有序的空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”。此次观影为后续实践环节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实操赋能:衣物整理中的生活美学
4月23日,学院开展“衣物整理方法学习与实践”活动。指导老师从物品分类、取舍原则到收纳技巧进行系统讲解,提出了以下整理原则并带领学生进行实操演练:
科学分类:将衣物按季节、类型、使用频率细分,明确“当季必备”“反季储存”“可舍弃”三类标准。
断舍离实践:引导学生反思“这件衣服是否真正带来幸福感”,鼓励舍弃闲置或不再合身的衣物;创意收纳:利用收纳盒、分隔板等工具,演示“竖立式折叠”“抽屉分区法”等技巧,并指导学生为收纳空间设计可视化标签。
环境维护:强调整理后的持续管理,提出“每日归位”、“定期盘点”等习惯养成建议。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整理的乐趣,一位同学表示:“以前总觉得衣柜不够大,现在发现是收纳方法的问题。整理后不仅空间更宽敞,每天选衣服都成了愉悦的事。”通过以上实践活动,从根本上拓展了学生宿舍的空间,改善了宿舍环境,致力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。
劳动育人:715教室焕新记
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,24视传的同学们在整理师的带动下对715教室进行深度清洁与整理。师生分工协作,分别对桌面、立面和家具物品三大类空间和对象进行了深度清理:彻底清理地面垃圾、桌面灰尘及窗户死角,将教学用具、学生作品分类存放。
整理后的教室窗明几净,物品摆放有序,一位参与学生感慨:“整理教室的过程像在创作一幅作品,看到成果时成就感满满。这种环境让我们更珍惜学习空间,也更有动力维护它的整洁。”
活动总结:整理习惯赋能成长
此次系列活动以“整理”为切入点,将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。学生通过观影启发思维、实操掌握技能、劳动美化环境,不仅提升了生活管理能力,更在整理中学会取舍、懂得规划,实现“外化于行,内化于心”的成长。学院将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,助力学生以积极心态拥抱生活,用巧手绘制人生梦想。
撰稿、摄影:田忻 初审:李富红 审核:吴晓玲